火在燃烧,风箱在吹,大锤在叮当作响,火花四溅...“五一”期间,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燕岭铁铺里,一个穿着工服的黑乎乎的师傅正在埋头干活。
老师傅叫吴福根。他继承了百年铁匠技艺,这是他半个世纪铁匠的绝活。从1958年开始,吴福根的铁器店就一直背负着一个光荣的使命——“红船卫士”,为“一年修一次,两年大修一次”的南湖革命纪念船制作铁器配件。
“全舰使用的‘枪头钉’、‘桨叶’等70多个铁制配件都是我们制造的。这是铁厂对红船的保护。”吴福根说。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撑船磨豆腐是人间三大苦。在吴福根的记忆中,从1970年他15岁在一家铁器店当学徒开始,他的师傅沈就让他练了七八年的钉钉。
“钉钉就是锻炼基本功。”吴福根说,嘉兴村里河多船多,就在村里练钉船。
直到开始参与红船的修理,吴福根才意识到其中的难度:南湖红船的船体设计更复杂,钉钉子的要求更高。
据吴福根介绍,修复南湖红船的70多种配件都要手工制作,每两年做一批一模一样的,差价不行。新制作的附件应放回船体上原来相应的位置。
“当了三年铁匠,也拿不到像样的秤钩。”这是沈和吴福根常说的话。简单的文字,诠释了打铁的艰难,也透露出这一行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如今,吴福根和弟弟作为马杰铁匠技艺的第四代传人,共同经营延陵铁铺。他们除了继承传统的技术秘诀和打铁的技艺外,还不断吸收新的技艺,不断创新。
泥瓦匠用的泥刀,木匠用的撬棍,厨师用的肉刀……延陵铁铺把铁器发展成100多个品种,为无数工匠制作工具。
"今天,我玩了130个撬棍,天一亮就开始玩了."吴福根说,他在店里“钉”了差不多365天,每天要么打铁叮当,要么招呼顾客。
吴福根认为,手工制造的工具比机器制造的工具更耐用。锤出来的工具倾注了他们所有的情感。
在吴福根的手里,可以看到经年累月打铁留下的伤痕,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用坚定的理想和执着对红船精神最好的诠释。
经过几十年的厮打,年过六旬的吴福根也开始物色接班人。他坦言,自己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选好徒弟,把打铁的手艺传承下去,让南湖红船“永葆青春”。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