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车企齐过万”、“理想、问界破4万”“比亚迪再度刷新其历史最好成绩”、“奇瑞集团首次半年度销量突破百万辆”……近期车企销量陆续公布,喜讯频传,吉利汽车甚至基于目前的销售情况,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由190万辆上调到了200万辆。
看起来,汽车行业一片繁荣景象,但拉开视角去看,则仍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盖世汽车统计,对比5月,6月的确有不少车企环比上涨,但也有部分表现下滑。且如果对比去年同期,则有近20家车企/品牌呈现负增长。
当然放宽到今年上半年来看,情况要好一些,在6.1%的整体市场增幅下,大部分车企销量高于去年同期。只不过,如果将销量目标搬出来,大家上半年的完成度则并不算高,超过40%的仅有少数,压力要继续给到下半年了。
新势力都有突破,理想再拿销冠
无论从6月单月还是整个上半年来看,造车新势力整体表现都称得上不错,其中理想保持领先,问界势头高扬,蔚来、零跑继续突破,小米逐步上量,仅哪吒不及去年同期,表现相对较弱。
理想6月交付新车47,774辆,同环比双双上涨,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到188,981辆,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6%。这一表现与新车型理想L6的加入关系匪浅。该车于今年4月18日正式上市,4月24日开启交付,6月8日实现交付2万台,而后在6月,该车月交付量成功突破两万辆。可以说,理想L6已成为理想如今最走量的车型。
理想与问界的头部之争是今年新势力战局中的一大焦点。一季度问界蝉联三个月销冠,二季度理想凭借理想L6开始重夺第一,继4月后,5月理想继续领先,与问界差距进一步拉开。不过6月,在理想交付量继续攀升的同时,问界也迎头而上,二者差距收窄。
从6月数据来看,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新车46,141辆,环比大涨超五成。其中智界S7交付2,995辆,问界系列交付43,146辆,较上月提升近六成。
很显然,问界仍然是鸿蒙智行的绝对销量主力。按照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此前所说,后续问界会朝着月交付5万辆的目标前进。
零跑与蔚来相差不大,6月交付新车20,116台,月交付量首次破2万。今年上半年,零跑累计交付量达86,696台。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旗下6座SUV零跑C16已于6月28日上市,上市指导价15.58-18.58万元,据悉48小时大定达5,208台。随着C16的加入,零跑后续销量有望再上新台阶。
在蔚来、零跑迈入“两万俱乐部”之际,小鹏则还徘徊在1万+的水平。当然从近几月来看,小鹏的交付量整体呈现上涨态势,这也使其上半年交付量达到52,028台,较去年同期增长26%。
按照规划,小鹏今年要推出两款新车,3年内规划新品和改款约30款。其中小鹏体系MONA系列首款车型“小鹏M03”将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该车型将定位为紧凑型纯电轿车,价格将在15万级别。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此前曾表示,预计MONA今年下半年销量将超过小米SU7。
但不得不说,小米SU7的成绩可能没那么容易超越。6月小米SU7交付量已超10,000台。按照小米汽车的说法,7月“将依然超过1万台”。而按照小米SU7超10万辆的锁单量,其规划将在2024年有效交付的9个月时间内,冲刺12万辆交付目标。
小米不愁订单,但愁产能。要实现12万辆的目标,意味着其接下来平均每个月要交付1.6万辆左右,压力显然不小。据此前报道,6月小米汽车工厂已开双班生产,另外也开启了大量招聘工作,以满足年产提升的要求。
在此次统计的新势力车企中,哪吒是唯一销量呈现同比下滑的一家。6月,哪吒交付新车10,206辆,环比微增,但同比下滑15.88%。在5月销量公布之时,哪吒曾表示,由于低估哪吒L增程版订单量导致产能有些跟不上。从6月销量表现来看,产能问题似乎还未有效解决。毕竟按照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哪吒L增程版上市仅35天,累计订单就已突破3万台。
整体来看,造车新势力都在自我突破。但必须看到的是,上半年新势力销量目标完成率普遍不足40%。完成率排位最高的蔚来,也仅达到了38%。而要知道,蔚来所制定的销量目标本就相对保守。理想与问界销量虽高,但年销目标也较高(60万辆),上半年完成率分别为31%、30%。其他新势力车企完成率则更低。
诚然,按照往年的经验,全年汽车销量往往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但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上半年只要目标完成35%~40%以上,正常情况下都有机会完成全年的销量目标。这也意味着,完成率在此之下的车企接下来压力更大,部分企业可能会下调全年目标。
老牌自主表现不一,比亚迪超上汽
随着销量屡创新高,新势力车企整体市场份额不断增长,但从此次统计来看,其总量也仅不到17万辆。而据中汽协数据,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43.2万辆,同比增长18.8%,市场份额达到64.6%,上升11.5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之下,显然还是比亚迪等老牌自主扛大旗。
6月,单是比亚迪月销就是造车新势力整体销量的两倍还多。该月比亚迪销量高达341,658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环比5月增长2.97%,因此也再度刷新其月销历史最好成绩。
更为关键的是,该月比亚迪成功“超车”上汽集团。今年5月,比亚迪销量与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仅仅相差429辆,在6月则真正超过了上汽集团。
犹记得在5月28日秦L和海豹06双车上市后,比亚迪集团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在直播时透露,这两款车型订单量很多很多,想来想去暂时还是不公布数据,担心引起行业震动。而后汽车达人孙少军又称,端午节旗舰比亚迪新增订单“非常炸裂”,随后又发文透露,比亚迪秦L和海豹06累计新增订单已突破8万辆。
从结果来看,6月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分别销售了12,275辆、2,680辆以及418辆新车,而比亚迪王朝/海洋品牌却较上一月新增超9万辆,首次达到324,838辆。
奇瑞销量也非常给力。6月,奇瑞集团销量再超2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8%,1-6月累计销售汽车1,100,621辆,同比增长48.4%,首次半年度销量突破百万辆。旗下乘用车品牌均增长迅猛,其中奇瑞品牌6月销量123,694辆,同比增长28.5%,1-6月销量706,767辆,同比增长41.9%。
增势较好的还有吉利,吉利汽车集团6月总销量达166,085辆,同比增长24%。其中,银河交付15,975辆,同比增长65%;极氪交付20,106辆,同比增长89%;领克交付24,439辆,同比增长49%。吉利对于这一表现显然十分满意,基于目前的销量情况以及对下半年的良好预期,其将原定全年销量目标由190万辆上调到了200万辆。
长安表现也比较稳健。6月长安汽车销量22.5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6月汽车销量133.4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9.74%。长安自主该月销量近19万辆,同环比双双上涨,新能源贡献较大,据悉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6月销量6.36万辆,同比增加60.03%,1-6月累计销量29.91万辆,同比增加69.87%。
事实上,从年销目标完成率来看,也是以上几家表现较好,完成率均超过40%,其中奇瑞上半年目标完成率达51.77%,吉利完成率为50.3%,比亚迪完成率44.7%,长安完成率47.64%。
相对而言,长城的目标完成率不及30%。今年上半年长城销售5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7.8%。但距离全年190万辆销量目标差距较远,半年完成率仅有29.5%,下半年压力较大。
当然,销量并不代表一切。
盖世汽车注意到,长城汽车近期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亿元到73亿元,同比增加377.49%到436.26%。按照其说法,今年上半年,其实现了海外销售增长、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今年5月10日的股东大会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长城要坚持quot;有所为,有所不为quot;,对亏损严重的车型,适度销售,或者少做、甚至不做;不亏、微亏或者利润较高的车型,大力推广。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14.05万辆,同比提升64.28%。
在极度内卷、价格战盛行的今年,能够作此取舍,在销量跑赢去年同期的同时,实现盈利的大幅上涨,长城汽车确实有自己的实力。
合资下滑居多,个别跑赢大盘
前面提到,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64.6%,较去年同期上升11.5个百分点,放宽到上半年来看,对应市场份额也达到了61.9%,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合资品牌份额继续下滑。而对此深有感受的,除了这些品牌本身,大概就是合资品牌销量贡献较大的几家车企了。
从此次统计来看,合资品牌销量贡献更大的几家车企6月单月甚至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都呈现下滑。
比如上汽,6月其销量为300,545辆,同环比双双下滑,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826,954辆,同比下降11.81%。这虽不全是合资品牌的“锅”,但确实受合资品牌影响较大。
可以看到的是,上汽旗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6月集体同环比下滑,尤其是上汽通用,该月销量2.6万辆,同比大降超七成。在价格战日益激烈、新能源市场进度还不够快以及老产品逐渐丧失竞争力等多重因素下,上汽通用销量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销量仅为22.56万辆,较去年同期近乎腰斩。
再看广汽,6月销量163,509辆,同比下跌超三成,环比微增。该月广汽旗下主要车企销量全线下滑,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广汽本田,6月同比大跌43.34%,上半年也同比下跌了28.28%。当然,自主板块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小,埃安上半年同比下滑近四成,叠加合资板块下滑影响,广汽上半年表现远不及去年同期。
当然不可否认,今年上半年,还是有几家合资车企表现优于去年同期,甚至跑赢了大盘。
比如随着新能源销量的回升,上汽通用五菱今年销量反弹,今年上半年销量超5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6%。
另外,尽管在6月,长安福特与长安马自达拖了长安汽车的后腿,但从上半年来看,二者销量分别达到111,633辆和36,845辆,同比分别增长13.36%和14.44%,增幅高于大盘。
整体而言,合资品牌所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小,而与此同时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大家也在积极做出调整,具体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降价促销、优化产能以及管理层调整等,以此来加速新能源转型步伐。至于成效,仍需时间去验证。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