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上海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博物馆158个,美术馆96个,平均每10万人拥有1个文化艺术场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伴随着博物馆热,美术馆热的悄然兴起,来上海看展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在今天的民生访谈2022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依托上海文化艺术博物馆已经形成的场馆,藏品,人才,学术等优势,主动满足人民需求的增长和变化,创新实施以上海博物馆为主体的大博物馆计划,以上海美术馆为主体的大美术馆计划,以市群众艺术馆为主体的社会大美育计划。
方世忠介绍,上海博物馆,中国艺术宫和当代艺术博物馆已经形成了上海古代,现代和当代艺术场馆的完整体系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等标志性场馆不断涌现,上海双年展,上海艺博会基本确立了全球艺术场馆的上海时间格局
从人们的需求来看,2021年,全市博物馆,美术馆共接待游客2267.6万人次,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10.7%,并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分化趋势,覆盖各个年龄段这充分说明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和对艺术美的追求是非常强烈的
这些无疑为上海创新实施大博物馆工程,大美术馆工程和社会大美育工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方世忠解释说,这些计划中的大字主要包含四层意思:
首先是建造大型体育场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博物馆东馆,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建成开放上海两个博物馆同时开馆后,建筑面积总计超过15万平方米,位居全国前五预计年观众接待600万人次,跻身全球前十
二是配置大资源突出上海文化码头的功能和价值,强化文化艺术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提升策展人的创新创造力,推出一批现象级文化艺术展览,打造为什么是中国,与世界对话,什么是海派等展览系列将于7月30日举办的为什么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展首展《寨子中国——河南省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汇集了河南20家博物馆和考古单位精选的2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藏品58件,珍贵文物127件什么是海派首展定于今年10月举办的系列展览海派中国画面面观特展,将首次再现海派艺术家的社会身份,社会网络和艺术生态,向观众展示海派艺术与上海的关系,感受海派艺术对海派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三种是创办大品牌强化全球叙事能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上海城市精神品格特别是要大力推进文化艺术场馆国际合作,加大文物艺术品藏品出入境展览力度,讲好中国故事,诠释精彩上海,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今年也是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这是上海乃至全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后续还将开展文化展览,学术和公共教育等一系列国际性,专业性活动
四是打造大课堂大力扶持文物,美术,表演艺术等专业机构要打开墙,把更多的专业美术资源变成社会美育资源,送到大众手中刘海粟美术馆创办的苏上海社会美育项目,既探索了社区美术馆的发展,又顺应了当前的形势本月推出了播客艺术传播互动项目广播无国界,深受年轻朋友的喜爱
固化展览是办好展览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上海积极为青年策展人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为他们的梦想提供起航的舞台,比如支持上海当代艺术馆实施青年策展人计划青年政策计划成立九年来,已经挖掘和培养了47位国内青年策展人,呈现了18场线下实体展览和2场线上展览很多年轻人因为青年政策计划进入了大众视野,开始了个人艺术生涯的新阶段新一轮‘绿色政策计划+’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启动我们将建立更加国际化的评估机制,为优秀的年轻策展人提供实现展览落地上海的机会上海永远是有梦想,有才华,有追求的年轻人向往的地方方世忠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